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建好用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九曲黄河入海流

建好用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九曲黄河入海流

【字体:      】     打印      2024-06-11 09:48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国家重大文化工程。

沿着黄河遇见海。近日,记者前往山东济南、滨州、东营等地,实地走访感受这一国家文化工程的建设成效。

加强顶层设计,“国家”是基本底色,“文化”是内在灵魂,“公园”是基本定位

2017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

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提出构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总体空间布局和重点功能区。黄河下游的山东省随之印发《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提出立足齐鲁地域文化特征、黄河文化遗产分布特点,坚持轴带贯通、区域协同、高地支撑,构建“一廊一带四区多点”的建设格局。

“我们在省级层面印发实施建设保护规划,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提供有力依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处长李斌表示,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有利于打造国家重要文化标识,延续历史文脉,增强文化自信,推动遗产保护、文化传承、旅游开发、生态治理一体化推进,带动黄河沿线地区高质量发展。

2021年接到编制规划任务后,山东省古建筑保护研究院规划研究部主任、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班成员于军很快发现“这活儿不好干”。

“与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大运河不同,黄河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遗产概念。”于军回忆,大家决定从三方面入手“破题”:一是梳理黄河在山东的6次改道历程及代表性河段;二是梳理黄河文化,包括沿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革命文化等;三是梳理相关文化遗产。

项目组梳理大量资料,经专家多轮认证,山东段规划最终成型。

“理解国家文化公园,重点要把握三个关键词。”于军认为,“国家”是基本底色,突出国家形象;“文化”是内在灵魂,展现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码;“公园”是基本定位,既是文化交流、休闲游憩的载体,也是感知文化精神的主要承载。

注重保护优先,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在黄河入海口,雄浑的黄河与蔚蓝的大海相拥,造就了“河海交汇”的旷世奇观。黄河携大量泥沙而来,孕育出“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三角洲。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程师王立冬在此工作了近30个年头,亲眼见证了保护区的变化。

早年间,这里还是一片光秃秃的光板地、盐碱滩,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东营探索“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科学组织生态补水,实施退耕还湿、退养还滩、互花米草治理、盐地碱蓬恢复等生态修复工程。在当地有关部门不懈努力下,才有了眼前这片水草丰茂、鱼鸟翔集的大美湿地。

“设立保护区意义重大。我们的努力,就是为了给后代留下这片净土。”王立冬说。

全球9大候鸟迁飞通道中,2条经过东营。每到迁徙季,数百万只候鸟在此休憩觅食,蔚为壮观。保护区1992年成立时,鸟类仅有187种。如今,保护区鸟类已增加到37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26种。

“‘鸟中国宝’东方白鹳有‘三高’,高挑、高寿和高傲。远处电线杆上是保护区最大的东方白鹳鸟巢,直径五米半。”每次讲解,讲解员巴梦瑶都会自豪地介绍。

湿地建有很多立杆,每根上面都有一个碗状的钢结构框架。“这是为东方白鹳建设的人工招引巢。”巴梦瑶告诉记者,眼下正值繁育季节,几乎每个巢中都有东方白鹳幼鸟。由于东方白鹳繁育数量连年递增,保护区已陆续建设了133处招引巢。

滨州是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之一。呈现“几”字形河道的微缩景观,与近在咫尺的黄河相映成趣;借助原有地形、水系、植被建设的生态公园,成为市民露营、亲近黄河的好去处……位于滨州市滨城区市西街道小街村的黄河小街湾是该市黄河生态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全面拆除违建、恢复水域岸线,黄河岸边重现风采。

“我们利用当地河宽滩大等生态特色,实现废墟变公园、滩涂变绿地。”滨州市文旅局副局长高晓勇介绍,当地扶持发展沿黄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村民收入大幅提高。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更多像小街村这样的沿黄村落焕发勃勃生机。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来,山东省聚焦弘扬齐鲁文化、讲好黄河故事,不断推动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培育“沿着黄河遇见海”文化旅游品牌。

5月29日,东营市第一家“国字号”场馆——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黄河文化馆)迎来开馆6周年纪念日。6年来,这座黄河文化主题场馆致力于讲述黄河故事、传播黄河文化,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当天,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建设投资集团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大河奔流”黄河文化主题展区,深切感受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治黄事业所取得的丰功伟绩,从中汲取干事创业的智慧和力量。

在山东段“一廊一带四区多点”建设格局中,东营市位于“一廊”顶端,承担建设“生态入海文化展示区”重任。

夏日,不少游客来到东营市利津县东津渡的黄河书屋,读一本书,品一盏茶,凭窗而坐。游客既可从书中品读“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也可抬望眼,沉浸式体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东津渡是黄河历史上有名的渡口,距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利津县文旅局副局长李洪亮介绍:“我们把黄河文化挖掘传承贯穿始终,东津渡正在重点建设黄河文化体验区。”

想找寻黄河滩区迁建记忆,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是极好去处。杨庙·黄河里乡村微度假项目依托省文化体验廊道建设重点村罗盖村原址村落,通过场景复原、老物件展示等方式留下乡愁记忆,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以建设国家文化公园为契机,滨州市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资源,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活动。

历史上,惠民县胡集镇毗邻黄河渡口,是鲁北地区交通经贸重镇。每年正月十二,全国各地曲艺人齐聚胡集,登台献艺。

胡集镇充分挖掘胡集书会与黄河流域灿烂文化,建成曲艺文化公园。胡集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建设项目预计年内完工。

作为山东颇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起源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剧,与胡集书会一样深受群众喜爱。

吕剧艺术传承人、博兴县戏剧团副团长鲍学铭介绍,有着百年历史的吕剧源于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现在,“曲目台词变了,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了!”

在李斌看来,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有利于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推动黄河文化走进群众、走进生活,形成人民群众参与体验黄河文化的空间。

连续三年开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专项监督,护航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国家文化公园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标识、凝聚中国力量的共同精神家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文化体验空间。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是山东省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关键支撑。

2022年起,山东省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连续三年开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专项监督,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在山东落地落实。

“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时间跨度长、涉及领域多、工作任务重。”山东省纪委监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每年印发专项监督工作方案,构建上下联动、贯通协同工作格局,并将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重点工作纳入监督台账。

“作为派驻纪检监察组,我们首先明确驻在部门涉及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等与黄河相关业务,督促省文旅厅成立工作专班。”山东省纪委监委驻省文旅厅纪检监察组副组长李民告诉记者,与此同时,该组严格落实“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机制,对照监督台账督导省文旅厅黄河专项工作落实情况。

根据《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到2025年,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基本完成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山东已谋划实施一批重大文旅项目,滨州黄河文化保护利用建设等国家文化公园项目获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齐河黄河特色文化展示等国家文化公园项目获省预算内资金支持。

紧盯专项资金落实使用情况,驻省文旅厅纪检监察组加强一线调研,到省内沿黄9市实地调研、和驻在部门部分业务处室联合调研,对文旅项目、文保工程进展情况进行监督。

“随着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推进,我们从聚焦黄河文化保护传承,督促完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东营段)实施方案,逐渐转为紧盯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督促实施一批文化体验廊道重点项目。”东营市纪委监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监督办公室主任盖锐告诉记者,纪检监察机关精准选取制约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堵点难点痛点,探索“小切口”监督整治,把监督着力点放到具体人、具体事、具体问题上。

滨州市纪委监委优化政治监督载体,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关情况列入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滨盛文旅集团等单位政治监督活页,适时掌握进度,跟进开展监督。

为确保多点联动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载体如期完工,滨州市纪委监委深化运用“室组地企”联动机制,指导滨盛文旅集团纪委围绕黄河楼运行、管理等开展监督检查,向相关责任单位下发监察建议。滨城区纪委监委聚焦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对区政府通报的工程进展缓慢问题进行实地督导。监督护航之下,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取得扎实成效。


作者: 李灵娜 管筱璞    责编: 郭瑞琳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