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一位老水文的私人记忆
——读李士灿回忆录

一位老水文的私人记忆——读李士灿回忆录

【字体:      】     打印      2024-11-04 16:57      来源: 黄河网  

《母亲河畔度春秋》是水文前辈李士灿的个人回忆录,非正规出版物,但版式设计、印制、装帧美观漂亮。翻阅内容,文字简约,叙事条理清晰,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令人深思。

翻开这本20余万字的“私人记忆”,老人90年的经历与记忆跃然纸上。将其个人经历与国家历史相对照,分明就是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佐证。一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原来有如此紧密的联系,我突然这样想。

1

回忆录中,老人重点回忆了自己投身黄河水文事业的酸甜苦辣咸。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20岁到60岁是生命中最精华的年龄段。而对于李士灿来说,黄河水文就是他的唯一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亲历了黄河水文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李士灿是黄委上游水文水资源局退休干部,高级工程师。他的水文生涯、行程留痕没有离开过黄河上游,以至于退休也没有离开他的第二故乡——黄河上游的兰州。

在序言中他这样写道:“1952年春,我有幸考入黄河水利专科学校学习。从此吃上‘黄家饭’,穿上‘黄家衣’,念的‘黄河经’,练的‘治黄功’……逐步形成为治黄事业奉献青春的人生观。”

“1954年8月,我学习期满,正式毕业,被分配到内蒙古三湖河口水文站……”

生于河南禹州的他,即将离开中原,朝着黄河,开始他的人生历练。

当家人和邻居得知他要到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工作时,有人甚至问他是不是要到外国去工作,在他们眼里,李士灿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干公事。邻居们纷纷赞扬李家出人才,而他父亲所想最多的是儿子出这么远的门,以后见一次面不容易,于是照了一张全家福。

此行千里,最让父亲放心不下的是生活习惯与安全。父亲给他准备了一个小布袋,装了一些家乡土,让他无论到哪里,喝水时放上一点家乡土,就不会闹肚子了。

2

黄河三湖河口水文站是他的人生第一站。在黄委水文局编辑出版的《水文感动黄河》一书中有一段关于三湖河口水文站的水文故事——环境艰苦,测报条件落后,但那已是20世纪80年代的故事。而他的回忆录,则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三湖河口水文站的情景。

去三湖河口水文站,要从包头坐火车,到乌拉山站下车。乌拉山不是村镇,周围没有居民,往南几千米就到水文站了,但没有正规路,更别说车了,没有人带路根本找不到。他说自己运气好,在包头水文分站正好遇上来办事的三湖河口水文站职工,他们结伴而行。

三湖河口水文站位于黄河“几”字弯顶端,抄一段他的原话:“驻地气候高寒,交通不便,文化落后,水果奇缺,每月供应的口粮须雇牛车到百里之外的乌拉特前旗政府所在地购买,衣物等生活用品大都托人从包头或呼市购买。”

说到文化生活,他是这样记述的:“站上文化生活匮乏,站上有一部干电池直流收音机,因买不到B电池而束之高阁。为了收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周年的电台节目,3位有专长的同志花了3天时间,用64节普通一号电池连接代替B电池,实验成功,10月1日上午终于收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在当时当地是一次最美好的享受。”

3

1977年初,我在兰州水文总站(现上游水文水资源局)参加水文资料整编,第一次认识李士灿。那时我参加工作不久,他已经是老专家了,初次接触,感觉他精明干练,说话语速比较快,而且逻辑性很强。

记得1978年的时候,人们还少有著书立传的习惯,他编写了一本《水文专业术语解释汇编》,令我肃然起敬。那时候没有打印条件,他又想整理保存,经别人介绍,由我替他用复写纸抄写一遍。我多了一个心眼,多抄了一份,留给了自己。读了他写的《汇编》,让我十分受用,也成为我案头的重要参考材料。可惜后来辗转大河上下,几经搬家,我的这本《汇编》也不知流落何方,现在想起来十分可惜,若把它存在水文展室,应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李士灿的特点就是爱学习,在他的回忆录中多次出现“大学梦”这个词。其实,他就读的黄河水利专科学校原本就是大专,不幸的是,他入校不到一年就因政策原因改成了中专。1959年9月,已参加工作的他考取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函授,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到20多年后,在他即将进入“知天命”的时候,才收到毕业证书,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4

自进入黄河水文系统,李士灿一直辗转在黄河上游测区,先后在三湖河口水文站、渡口堂水文站、青铜峡水文站、庆阳水文中心站(现西峰水文勘测局)、兰州水文总站工作。从青藏高原到河套平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老一代水文工作者都是多面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水文测验设施极其落后,李士灿那一代的水文工作者必须是多面手,不管你是大学生、中专生、转业军人还是社会招工,到了水文站,就得啥都会干。

面对滚滚洪流,不仅没有吊船缆道、吊箱缆道、流速仪牵引索、浮标投掷器等设备,连个参照物都找不到,更不要奢求有现成的设计图纸,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这些问题不解决,水文测验质量和人身安全都很难保证。

后来他到兰州水文总站负责水文测验设施设备的技术工作,回忆录记述了他和同事们设计、建造三湖河口水文站大跨度吊箱缆道的故事。当时一无先例、二无经验,经过他与同事们反复调研、多方求教,自己设计,土法上马,仅用了7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黄河上游第一座钢结构窄基高塔大跨度吊箱缆道,为黄河上游各站水文缆道建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与经验。为此,他还记录了当时一位同事创作的打油诗,字里行间留下了时代痕迹:“土法上马潜力大,自力更生开红花。多快好省结硕果,黄河上游头一家。”

5

李士灿是一位勤于思考的人。回忆录中提到他的一篇学术文章《水文实测数据成本分析》,我在《人民黄河》杂志上拜读过,而且记忆犹新。

在传统管理模式中,水文工作总是给人“吃皇粮”的印象,少有人去关注水文实测数据的经济价值。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水文工作也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也要转变观念,适应社会潮流方得发展进步。基于此,他取黄河上游唐乃亥、兰州、石嘴山、头道拐4处具有代表性的水文站为样本,运用经济学原理,建立相关关系,对黄河上游水文测区的水文原始资料进行成本核算,对水文工作市场化转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也曾在工作中运用他的研究成果开展工作。

信息化的今天,许多老旧的水文设备已被新设备取代,水文测验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这一切的取得,都离不开李士灿等老一代水文工作者的探索、实践和创造,他们的贡献值得永远铭记。


作者: 蔺生睿    责编: 范江涛 时爽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