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 WWW.YRCC.GOV.CN

无障碍阅读

新阶段黄河防洪“王牌”的宣传定位与塑造提升

【字体:      】     打印      2024-10-08 09:53      来源: 黄河网  

黄河防洪“王牌”——东平湖,青山环绕,碧波荡漾,自古享有“小洞庭”的美誉。东平湖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还是黄河流域唯一重要蓄滞洪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京杭运河复航工程的重要枢纽。不仅具有防御黄河、大汶河洪水的主体功能,而且兼具生态、供水、航运、旅游等综合功能,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黄河防洪“王牌”的历史沿革和重要作用

东平湖是历史上“北五湖”中目前仅存的一个天然湖泊,曾是大清河的自然滞洪区。1855年黄河于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海后,就成为黄河与大清河的自然滞洪区,对黄河与汶河洪水起到削峰滞洪作用。1950年7月黄河防汛总指挥部确定东平湖为黄河滞洪区。1951年春修复有关堤防后,形成943平方公里的自然滞洪区。1958年雨季抢修完成了围坝工程,面积缩小为632平方公里。1959年12月黄河位山水利枢纽截流后,将东平湖自然滞洪区改建成为能控制运用的平原水库。针对1960年试蓄水运用后出现的诸多问题,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东平湖的功能由原来的综合利用水库改为“以防洪运用为主”“有洪蓄洪、无洪生产”的滞洪区,增建了进、出湖闸,在库区加修了二级湖堤,将东平湖滞洪区分为老湖区和新湖区,实行两级运用。

人民治理黄河70多年来,东平湖先后7次分滞蓄黄河洪水,同时还承担着调蓄大汶河洪水的重任,2013年5月建成通水的南水北调东线八里湾泵站,又为东平湖增添一项重要的调蓄水资源功能。东平湖纵横交错的水脉不仅具有防洪调水的重要功能,其厚重的文化积淀更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把握战略机遇,找准宣传定位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前提基础。结合东平湖新阶段重要战略作用,需要科学定位东平湖新功能,并抓住要点做好文化宣传。一是把握防洪优先原则,继续做好黄河防洪“王牌”工程文化宣传,重点突出治黄文化挖掘阐发、遗产活化、创新亮点、防洪实践以及保护地域稳定发展的贡献等。二是把握蓄水调水功能以及生态保护需要,重点在水资源调蓄运用、生态保护、文化园区建设等方面做好文化宣传。三是把握东平湖社会功能,在调水、航运、旅游、生态等功能等方面做好文化宣传。四是关注东平湖民生经济,东平湖保持防洪优先的基础上,1.2万公顷的水面给滨湖人民带来的巨大福祉。

概况归纳东平湖的定位:西分黄、东纳汶,南调水,北泄洪。

三、强化宣传队伍,唱响河湖赞歌

黄河、东平湖故事的精彩传承,奋斗历程的生动描绘,离不开每一位通讯员的旋律唱响与笔尖力量。回眸过往,通讯员队伍深入治黄一线,深挖工程管理素材,共同谱写了宣传工作的新篇章。新阶段,挑战与机遇并存,每一名通讯员都应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在新时代的黄河大舞台上绽放自己的绚烂光芒。

1.发扬“泥脚子”精神,深挖一线素材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走进治黄一线的工作环境,从上级安排部署的宏观处着眼,从黄河职工日常工作的细微处着手,才能真正写出有感情、有温度、接地气的优秀通讯稿件。就巡堤查险与防汛值守而言,基层治黄单位于每年汛期都会存在不同形式的工作亮点,针对防洪工程的薄弱环节与险要部位,各基层管理段(所)也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来解决实际发生的问题。特别在近年来,随着“数字黄河”“智慧黄河”的升级发展,各项治黄业务工作也逐步由人工操作向智能化、现代化转变。基层通讯员应敏锐地觉察到方兴未艾的信息化建设正在成为当前防汛工作总体建设的主要目标方向,善于捕捉信息化建设给防汛工作带来的便利与创新,通过防汛一线环境的前后对比加以分析,切实总结出信息化高新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先进性与实用性,从而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2.提升“弹钢琴”能力,遵循宣传规律。凡是经历过一个完整汛期的基层通讯员,都可以大致总结出汛前、汛中与汛后各阶段防汛工作的重点任务。写防汛稿件,就像“弹钢琴”,以汛前为例,从“防汛宣传月”活动的部署,到本地黄河防汛工作会议的召开,再到各类防汛实战演练的举办,每一项流程环环相扣,严密紧凑。细致梳理每一项工作的宣传要点,详细总结每一段时间的宣传热点,“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基层通讯员要对本单位治黄工作的整体流程做好记录,逐步摸清并掌握宣传规律,在采访调查某项环节的基础上,提早为下一步工作的部署落实筹集相关资料,以“凡事预则立”的心态和方法正确处理好每一项宣传工作任务,不断提高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东平湖湿地

作者: 毛明辉    责编: 仝欣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